书法教育网

政策公告

来源: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编辑: 大有老师

教育部答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将汉字书法列为中小学及学前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15 17:10:37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有代表提出“将汉字书法列为中小学及学前教育必修课”,该建议日前得到教育部正式答复。

    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我国高度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并详细阐述了当前中小学、幼儿园的书法教育现状。

    在完善课程制度要求方面,教育部加强顶层设计,于2011年、2013年先后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导。此外,2021年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也将书法作为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技能之一,要求语文、艺术等课程全面落实。

    2022年,教育部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语文、艺术等课程中明确提出了书法教育教学要求。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将书法教育与写字教学融为一体,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书写要求。

■ 1—2年级 要求学生写基本字;

■ 3—4年级 要求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 5—6年级 要求能用硬笔书写楷书,用毛笔书写楷书;

■ 7—9年级 要求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等。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则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篆刻的特点和不同书体的写法,欣赏中外著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如书法、篆刻艺术等。

    在开发课程教学资源方面,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各地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于2015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学频道、美育频道、课后服务频道陆续上线了大量书法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通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引导各地加大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全国高校书法教师研修、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书法教育教学能力。各师范院校也高度重视提高师范生的书法书写能力,训练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通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引导各地加大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全国高校书法教师研修、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书法教育教学能力。各师范院校也高度重视提高师范生的书法书写能力,训练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教育部相关举措

无疑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

提供了有力保障

 

期待每位孩子在中小学时期

都能埋下一颗书法的种子

在练习中不断提高书写能力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陶冶性情

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

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你希望将汉字书法列为

中小学及学前教育必修课吗?

欢迎留言讨论!

 

 以下为

教育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162号建议的答复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一、完善课程制度要求 

 

(一)加强顶层设计

 

为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2011年、2013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二〔2013〕1号)。为落实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把包括书法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书法作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为主的技能、技艺之一,要求语文、艺术等课程全面落实。

 

(二)明确课程要求

 

为落实《指南》要求,2022年教育部修订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语文、艺术等课程中明确书法教育教学要求。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将书法教育与写字教学融为一体。1—2年级要求学生写基本字;3—4年级要求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6年级要求能用硬笔书写楷书,用毛笔书写楷书;7—9年级课程要求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等。又如,《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篆刻的特点和不同书体的写法,欣赏中外著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如书法、篆刻艺术等。

 

 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一)组织审核《书法练习指导》

 

为支持各地更好落实书法教育要求,2014年,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各地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进行了审查。审查通过的《书法练习指导》于2015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为全国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提供了参考。

 

(二)开发书法教学资源

 

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学频道上线了包含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多版本的书法教学资源;在美育频道上线了书法、篆刻等教学资源;在课后服务频道专门设置文化艺术板块,上线了由各大艺术院校提供的包括书法在内的课程资源。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已经成为书法教学的有益补充。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加大书法教师培训力度

 

2010年,国家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在中西部骨干项目、示范项目和学科领军教师等各类培训中,突出强化包括中小学书法教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例如,自2013年以来,湖南省依托“国培计划”专设中小学书法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设置系统化、递进式的培训课程,迄今共培训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近1000人。2023年,河南省依托“国培计划”建立书法教师培训基地,共计培训书法教师1800余人;河北省依托“国培计划”开展重点领域骨干教师书法教育培训,培训学员300余人,迄今已开展18期培训,累计培训1800余人,成为推动地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提高师范生书法书写能力

 

汉字书写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师范院校重视包括书法在内的“三字一话”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提高非书法专业师范生的书法水平以及书法教育教学能力。教育部先后组织开展全国高校书法教师研修、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书法教育教学能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相关文件要求落地落实,持续丰富课程资源形式和内容,不断加强书法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  祝贺我省在2024年北师大版...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热门文章推荐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网站免责声明

1、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 “来源: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需要提供《授权协议》)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并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5、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6、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删除。

7、在本网站注册的用户,需提供您的个人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联系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 在未经本人同意及确认之前,本网站对您的个人资料负有保密义务。除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您的个人资料时,本网站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的个人信息披露,本网站免责。

8、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评论,即授权本网站与其关联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媒体上享有非排他、永久、不可更改及完全的许可权利去使用、重新加工、修改、采用、出版、翻译、派生、分发及播出该评论。

9、本网站上的链接服务可以直接进入其他站点,链接的网站不受本网站的控制,本网站对任何与本站链接网站的内容不负责任。

10、本声明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11、如就本声明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应尽量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则争议各方均可向网站注册所在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本《声明》的一切解释权与修改权归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所有。

本网站联系方式:0371-66683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