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编辑: 李雪峰
临帖要坚守:一家一碑一帖
临帖要坚守:一家一碑一帖
只有号召广大的书法家、书法作者临帖,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对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的传承。很多有一定影响的名家,现在水平下滑得厉害,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临帖了,总感觉我现在已经形成我的风格,可以在当代书坛立足。
其实不是这样。中国书协举办临帖展,完全可以让这些重点书家、名家都来临帖,要起一个带头作用。同时学术上跟进,让专家学者对历史上这些经典临帖作一个科学的分析,看看究竟怎么临帖。
这次展览当中,有些作者投机取巧,通过灯箱、拷贝等等手段,其实这最多叫做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这些作品已经被评委发现了,没有让它进入复评。临帖的目的是为了用,如果临不能用于创作,你这个临摹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在临帖上,我主张尽量要接近那个年代人们用的笔、材料或者按照当时写的字的大小。学生可以到博物馆的历代法书展去看看原帖,再买一些高清晰法帖来临。
我从来不主张学生意临、创临,那基本上就是自欺欺人的一种说法。你还没能临像,就要意临,肯定是不太好。临帖就老老实实地临帖,你不要老想着自己,应该想着古人。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天只要拿起毛笔来写字,第一件事就是临帖。然后还要读帖,读和临并重,加深对帖的理解。
02
一个书家要坚守一家一碑一帖
临帖和创作,为什么很多人脱节?中间我认为缺乏一个养帖的环节。比如临《圣教序》,如果单纯地就是看拓片写《圣教序》,你想象不到王羲之当年写字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要借助一点力量,借助“二王”体系这些书家们。我会看看米芾的行书,或看看董其昌的行书、赵孟頫的行书,甚至王铎所临的《圣教序》,参阅这条主线上这些重要的书家。在学习他们的同时,我就实现了对《圣教序》新的感悟,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要强化对碑帖的感情。我特别反对拿过来就临,临一下就放下,这个习惯特别不好。水过地皮湿,甚至就是蜻蜓点水,对这个帖还没有掌握。我主张一个书家要坚守一家、一碑、一帖,这是最基本的。比如我立足宋人米芾,我选了《苕溪诗》或者《蜀素帖》,那么为了学好米芾,我必须把王献之牵出来,看看米是如何学习借鉴王献之的。
再往下牵出王铎,看看王铎是如何借助米芾这个跳板去追“二王”的。这样临帖要求比较高,一是加强书家的理解,而是对整个书法的链条会理得非常清楚。我觉得这是一种科学的临帖方法,我这样做,也教学生这样做。这样就让脱节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再有就是要学会对帖的“举一反十”甚至“举一反百”的能力。对帖上字的用笔、结字的特点,要形成一种记忆。历史上很多名家都是借助了某个帖,而创造一种自己新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