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网

书论萃编

来源: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编辑: 李雪峰

书法艺术中的“自然天成”

发布时间: 2019-04-02 20:49:09

书法艺术中的自然天成

 

刻意” ,在传统典故意含义外,还有潜心子》中刻意尚行,离世为亢而已矣” ,南朝刘才颖之士,刻意学文论中,除有特意、致志之意。如《庄异俗,高论怨诽,勰《文心雕龙》中。但在传统书论中,出于某种社会文化背景和心里需要,书家们大多排斥刻意” ,多解读为特意为之,而忽略专一心思之构。汉赵壹《非草书》中说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蔡邕《笔论》中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都将不勉为其难、追求自然天成作为一种理想矢志追索。

 

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东晋

 

这一理想源于道家理论精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的含义玄妙莫名,简言之,就是宇宙万物本源有个” 按照自身规律无拘无束活动,没有任何目的、功利与意识,也不需要任何外力推动、加工和修为。将《庄子》中描述的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作为艺术宗旨始于魏晋,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词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指出艺术创作不要以词害义,不要无病呻吟,应自然地抒发自己内心真切情感,这样才能成为高韵雅文。

 

应该说,这种不凿以痕迹而自显本性、不刻意经营而求期然相会,十分吻合书法家们反对矫饰虚伪、主张返璞归真之敏锐心灵,于是排斥刻意便被作为书法标杆与品质而被仰视之、追慕之,在言语上大加褒扬,在理论上累加赘述。以晋为例,一方面,书法家们信奉书法感物通灵” ,卫铄在《笔阵图》中说: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杨泉《草书赋》中说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 。另一方面,夸谈自然天成” ,王僧虔《书赋》中说手以心麾,毫以手从” ,则仪春等爱,丽景依光,沉若云郁,轻若蝉扬” ,认为书法应随手随心,行笔如三春风光云卷云舒,连带似蝉联一般不断绵延。再一方面,有意识地拒绝精雕细琢,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 ,甚或提出与那种崎岖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的书法家不相为谋” 

 

客观而论,这种艺术审美提出,有着深刻社会和人文背景。一是针对统治阶级礼乐制度欺骗性而言。春秋秦汉社会礼乐隆兴,繁文缛节,刻意借助伎器巧具以愚弄众生蛊惑人心,为此,道家认为礼乐违道失真,虽有炫目外表却无实质内容,于世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倡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大道,只有不事矫饰才是人间至美。《老子》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正是对这种社会局面的反叛。二是针对奋进有为的消极成分而言。入世担当、有所作为是世人普遍梦寐以求的理想,但魏晋士人却认此为无聊不堪,偏激夸大其弊其害,更深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出于某种心理安慰和自我解脱之需要。《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人问名士殷浩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他答说: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此言当时广为流播,其心态昭然若揭。三是针对传统偶像的标榜与崇拜而言。氏族宗法血亲长期延续,使得民族形成强烈偶像意识,在汗牛充栋典籍中充满着对圣王先贤赞美之辞,这种意识在书法中亦表现突出,相见只言秦汉事” ,对秦汉书法家极端推崇和向往。而在魏晋,随着自我意识高扬,众多名士产生看透偶像心态,掀起否定和推翻传统偶像思潮,因此推崇自然、赞誉天成便成为众口一词。王羲之《自论书》说: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不崇礼膜拜偶像,以自然为师,一时遂蔚为时尚。

 

也许,自然天成仅仅作为书法理想,似一面旗帜高高矗立在书法家奋进的前方,永远可望而不可抵达;而刻意确似书法家坚实的屐履,尽管时有鄙夷但却无法拒绝,总是深深镌镂在书法演进的年轮中。晋虞龢在《论书表》中记载:羲之常自书表与穆帝,帝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更详看,乃叹曰:小人几欲乱真。’ ”就仅是书法家临写摹拓之故事,而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几乎所有书法家都在艰辛磨砺中留下刻意印记,闪烁在书法历史星空中。

 

鸭头丸帖(局部)王献之东晋

 

如果点画调匀、上下均平、绝虑凝神、心正气和是自然天成的创作境界,那么,书法史上有些书法家并不附和这一套路,他们刻意变革,走上全新的创作之途。唐张怀瓘《书议》记载王献之对王羲之说过一段话: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体。”“改体正是书法家刻意为之的重要体现,王献之有别于王羲之,成为刻意改体的范例。他既吸取父亲草书乳养,又刻意独步,加大草书空间变动,重视单字结构之间引带连结,增强章法连绵和空间视觉动感,虽有后人讥讽为举体沓拖” ,但恰恰是他刻意变革最成功奥妙之处。有些书法家刻意将书法作为感情抒发的载体,以非常态情感来创作激越动人作品。唐韩愈不但主张书法要抒情,而且将抒情放在首位,疾呼独抒性灵来排斥其他书法功能,在《送高闲上人序》中他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极其赞赏张旭将异端情感融化于书法点画线条之中,全然跃出自然轨道与天成规则。明徐渭亦刻意反秩序、反自然、反天成,其书风大多醉酒巫风、蓬头披发、踉跄跌顿,字字轻重无度、枯润难料、乱象丛生,刻意通过变态线条、唐突结体以及狂放怪诞章法,表达躁动不安灵魂和偏颇强烈情绪。有些书法家刻意追求神韵,认为韵味也是可切可磨、可掌可握,宋苏轼在他《书黄子思诗集后》就提出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书法创作主张,将艺术中朴与华、淡与浓两种对立看成可相互渗透、相反相成关系,刻意追求用墨丰腴、笔画舒展笔法和绰约闲适、妩媚可亲之神韵。

 

书谱(局部)孙过庭  

 

刻意在书法审美上同样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虽没有像天成被书法家追捧,但也从未被书法家奚落打入冷宫” ,更多则是作为辅翼以与天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刘勰《文心雕龙》既强调自然天成,但也强调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认为刻意匠心同样是艺术创作的前提。魏晋之后书法家更多地看到,书法虽然千姿百态但毕竟有范本模式,虽然意趣横生但依然有内在规约,虽然极为自由但不能为所欲为,苦心临写、反复推敲、刻意贯注是通向自然天成不可逾越之坷坎。晋庾子嵩理性地看到这种前后因果关系,《世说新语》记载: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间。’ ”有唐名僧皎然,对艺术重要贡献就是提出取境说,所谓取境就是苦思而冥想” ,他认为应该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在他看来,天成并非神助,也不是守株待兔而能济事,是刻意积思精思之必然结果。对这种审美关系,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有过总结,那就是作者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出意境。说的正是无有刻意” 自然将无从谈起,有了刻意” 天成将计日可期。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热门文章推荐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网站免责声明

1、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 “来源: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需要提供《授权协议》)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并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5、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6、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删除。

7、在本网站注册的用户,需提供您的个人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联系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 在未经本人同意及确认之前,本网站对您的个人资料负有保密义务。除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您的个人资料时,本网站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的个人信息披露,本网站免责。

8、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评论,即授权本网站与其关联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媒体上享有非排他、永久、不可更改及完全的许可权利去使用、重新加工、修改、采用、出版、翻译、派生、分发及播出该评论。

9、本网站上的链接服务可以直接进入其他站点,链接的网站不受本网站的控制,本网站对任何与本站链接网站的内容不负责任。

10、本声明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11、如就本声明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应尽量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则争议各方均可向网站注册所在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本《声明》的一切解释权与修改权归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所有。

本网站联系方式:0371-66683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