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象虹教育 编辑: 象虹教育
印章的变化及作用
印章的变化及作用
书法家完成一幅作品,往往在署名下面钤盖姓氏名号之类的印章。今人的观念中,如果书作有书家的名款而无印章,就不是完整的或正式的作品,甚至认为是无效的作品,印章成了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标记。
印章作为信物,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
印章始于何时,至今似乎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唐代杜佑的《通典》里曾说,“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这三代之说,大概不会有错,但是这三代有夏商周约两千年时间的跨度,但是说实话,有点虚,而且就至今为止考古学也没有发现夏商时期确切的印章实物。不过,无论如何,印章作为信物,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玺”与“印”的区别
先秦时期,印章通称“玺”。秦并天下之后,天子的印章称玺,臣子的印章称印。汉朝诸侯王、太后之印也称玺。汉朝的印文中,出现了“印”、“章”、“印信(信印)”之类的名称。历代官印的印材,按等级有金、玉、铜、石之分,皇帝之玺率用金玉。
皇帝之玺是王权和国家的象征,刘邦进入咸阳,子婴“奉天子玺符”,表示交出国家政权。东晋建立之初,没有传国之玺,北人讥讽司马氏为“白板天子”,嘲笑其合法性。官员的官印是由朝廷授予,是行使权力的凭证,辞官或解职则要交出官印。私印是代表个人的信物,死后用来随葬。
印章的形式随着书写材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战国及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绢帛作书。寄送文书要封緘(如同今天粘上信封口一样),先将写有文字的简牍用一块木头盖起来(或者用布帛包扎起来),然后与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捆扎在一起,把绳结放在方槽内,用湿软的泥丸压住,在泥丸上钤压印章作为信验,防止他人私拆文书,以免泄密。这种钤有印记的泥块,叫做“封泥”。(见图一)后世文人收集封泥,用纸打出上面的印文,视为雅玩之物。
图一:古代封泥
东晋以后,纸张取代简牍,铃印于纸,用朱色。在纸质文书上钤印本是官府的惯例,敦煌发现的古代公文书上,钤盖的印章率是较大的官印,个别牒状批文文偶见官员的私印。
唐朝贞观年间是钤(qián)盖“鉴藏印”的开端
唐朝贞观年间,宫廷里收藏了许多前代名家书迹,经过鉴定,按书家或书体分类,重新装裱成卷之后,要在卷首、卷尾和接缝处钤“贞观”二字小印,这是盖鉴藏印的开端。唐朝的收藏家也喜欢在古人名迹上铃上自己的印章,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所以,那些传世的古代名迹充斥着印记。我们在怀素《苦笋帖》上看到(见右图),这件两行十四字的绢本书作,幅面很小(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上面钤印多达三十余方,既有帝王和收藏家的鉴藏印,也有他们的私人名章。其中二十余方印直接盖在本幅中,有的竞压着字迹,成了“印灾”,破坏了古代书的完整性。
元代印章渐渐成为一门文人艺术
我们看到,元朝书家赵孟頫的一些书作的名款下钤有名章,有姓名印、字号印、室名印。他的印章都是朱文印(见图二)篆书圆转妩媚,后人称之“元(圆)朱文",成为印章史上一个流派。元末画家王冕开始采用易于刀刻的石材自篆自刻。自此以后,文人染指治印,印章渐渐成为一门文人艺术,许多书画家兼善篆刻,而且出现了专门以治印见称的篆刻家。书画家在作品上用印的习惯,为篆刻家提供了用武之地,刺激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图二:赵孟頫“元(圆)朱文"
结语: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印章赖以生存的载体简犊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印章演化为以艺术为目的的篆刻后,印章的功能同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人逐步将实用印章发展为与书画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首先保留着它的实用功能,即“凭信”之作用。同时,印章在书画作品中还能起到补充、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